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
文/纸不语
继7月18华为在国内对联发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后,最近联发科在英国反诉华为专利侵权。
2024年7月25日,据IAM报道,联发科已于7月15日向英国高等法院对华为展开反诉。据了解,此次反诉由联发科及其专利运营子公司HFI Innovation和MTK Wireless共同发起。
有知情人士称,两起案件全都涉及到与蜂窝通信技术相关的专利。并且联发科与华为双方在专利费用上的分歧已有两三年历史,最终因价格问题未能达成一致。
实际上,华为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法律努力,已经持续了很久。反做空一线从天眼查下载到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诉讼数据显示,该公司的法律诉讼共有近2800件,加上以“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为关键字查询的诉讼数据,华为目前所涉及的案件信息大约在3500条以上。
梳理华为公司的诉讼,发现其专利诉讼和商标侵权诉讼最为引人注目,本期我们着重理一理华为与三星旷日持久的专利诉讼和与拼多多的商标侵权诉讼。其余诉讼我们将会陆续整理以飨读者。
华为与三星的专利诉讼旷日持久
华为与联发科的专利谈判破裂后,其在专利权官司方面的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华为共涉及65起专利权官司,其中国际官司27起,国内官司38起。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公开表达对专利的看重,华为十余年来的专利战,不仅为其争取到了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更为其构筑了强大专利壁垒。
自21世纪初以来,为了守好自己的“护城河”,三星、高通、苹果、爱立信等国际巨头均曾通过专利诉讼来维持市场竞争优势。
华为参与的专利诉讼的高峰期集中在2016年到2021年,主要集中在4G和5G领域。主要分布领域为用户设备、控制信息、移动通信系统和和移动终端等方面。在全球的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华为位列第一,占比17%,远远领先于第二名三星的10.1%。
在华为众多的专利权官司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与三星的专利战。
图源:环球科技论坛
这场纠纷在2016年至2018年间发生,涉及100余起专利诉讼。
2016年5月,华为和三星就4G通信相关专利分别在中美法院起诉对方。华为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包括涉及通信技术的高价值专利和三星手机使用的软件。
早在2010年年初,华为就“一种可应用于终端组件显示的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的技术方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于2011年6月5日被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201010104157.0。
而华为公司的代理人发现,三星投资公司在中国三星电子官网上展示了包括SM—G9300等在内的一系列产品,并提供了相关购买链接和渠道。
经过分析,华为认为三星的这些手机的技术特征与上述发明专利权中的8项权利要求的所有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在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后,华为公司称被告共有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20多款产品涉嫌侵权。
在购买三星生产的相关电子设备型号、完成取证程序后,华为由此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三星及其所辖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8000万元及合理费用50万元。
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向手机巨头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专利权。
泉州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涉案专利是智能移动终端用户图形操作界面的框架性核心专利,通过该专利的应用,解决了如何使用户简便地在多个分频范围内移动,摆放特定APP图标的问题。此外,该专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界面操作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因此,涉案专利具有极高的创造力,对实现移动终端的智能化操作贡献巨大。
三星不服,发起了专利无效请求,但最终被专利复审委员会驳回请求,作出了专利有效的裁定,三星继续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作为对华为的回击,2016年7月,三星在多地对华为起诉,并称,华为在销的华为系列以及其子品牌荣耀系列手机上,均使用了其专利技术,索赔额正好是华为当初起诉三星的索赔额的两倍之多。
三星认为,华为需向其赔偿合理支出8050万人民币,以及经济损失赔偿8050万人民币。
图源:电脑百事网
2017年9月3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了三星关于八项相关专利无效的诉讼请求,最终双方打到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7年10月29日,北京市高院终审判定驳回三星上诉,维持原判。三星不服,后又提起上诉。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下达判决书,声称三星上诉请求缺乏事实的真实性以及相关法律依据,不予支持,由此华为在国内全面获胜。
而三星在国内打响诉讼战的同时,以华为违反FRAND规则,即公平合理非歧视的专利授权规则,向美国加州法院提起诉讼。
FRAND规则中提到,在普通许可中诠释,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在专利纳入标准化体系之时,就被要求遵守原则,对相关标准实施者一视同仁。
而在强制许可中诠释,先由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各方对许可条件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可申请法院裁决。同时,一旦标准必要专利人滥用相关专利,被许可人即可根据相关条例寻求救济。
简而言之,三星以华为在通信专利的使用中对三星“特殊的高价照顾”在美国起诉华为。
此前高通在欧洲被诉垄断案中,就因为被认为没有遵守FRAND规则,利用 WCDMA 标准产生的优势地位,毫无理由的收取高昂的专利费,存在专利套牢的行为,最终明显违背了FRAND原则中的公平、合理原则。
回到三星和华为的专利诉讼案中,华为在欧洲专利申请量上居第二名,相当于每3.6个小时就有一项专利提交申请。同时,华为已经累计获得62519件专利授权,其中国内专利57632件,国外专利39613件,并且90%以上是发明专利。
而就IDC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来看,三星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3年巅峰的20%,跌落到1%。在IDC的报告中,三星被归类为“其他”,而华为以 26.4%位列第一。
从市场份额来看,三星确实属于弱势的一方。同时,三星不仅要面临举证的义务,还要证明华为对其存在“不公平”“不合理”“歧视“的行为。尽管中美国情不同,但三星想借由FRAND原则上的判决差异战胜华为,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
2019年1月,双方突然提交了一份暂停审理申请,并于同年3月7日达成和解。两大巨头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知识产权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只能撤诉的诉拼多多商标侵权案
而在商标侵权官司中,华为参与了1756起,其中与拼多多(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淘宝的官司分别为149 、12和28起。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与拼多多的纠纷可追溯至2019年,当时华为就拼多多平台上涉嫌侵犯其商标权的商品提起诉讼,双方矛盾由此开始。
尽管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华为向拼多多捐赠口罩和医用物资,双方关系看似和解,但2021年开始,华为再次针对拼多多平台上的假冒产品提起诉讼,双方纠葛重新浮出水面。
从此前的诉讼书来看,华为主要针对拼多多平台上非法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行为提起诉讼。涉案商品种类繁多,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到充电器、数据线等周边产品应有尽有。而拼多多作为第三方电商平台,其商品来源复杂,平台监管存在漏洞,也为假冒产品提供了渠道。
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华为计划对拼多多展开近10宗类似诉讼。
有媒体披露,拼多多因此可能成为华为起诉最频繁的电商平台。
尽管华为已多次对拼多多采取法律行动,但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一年内华为诉拼多多的诉讼并未取得胜诉判决,仅有少数案件法院终审判决拼多多承担侵权责任。在公开的14份裁判文书中,华为都选择了撤诉,且这14份裁判文书均涉及商标权侵权纠纷。
对于数次与华为的商标侵权交锋,拼多多律师团队称,将继续加强平台监管,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河南卓帆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钰婷表示,本次华为起诉拼多多商标权侵权的案件可以看出,近几年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大大加强,企业和个人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也在提高。华为起诉拼多多,既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也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但就华为多次起诉拼多多的知产侵权案件,虽然诉讼细节不得而知,但知识产权是法律中专业程度和难度较高的一个领域。原告面临取证难、举证难等问题,这也就导致即便是华为这样的大企业,案件获胜难度也较大。
由此不难看出,拼多多在平台监管上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涉及知识产权侵权,也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但在双方的法律纠纷中,华为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拼多多的官司数量仅为11起,与其他公司的同类诉讼共计90起。
事实上,起诉拼多多侵权的不止是华为一家公司。据证券日报报道,拼多多平台曾出现“碰瓷”三星的山寨品牌“三星视听科技”,其英文品牌名“SHAASUIVG”和大品牌三星的英文标识“SAMSUNG”颇为相似,拼单最低只需388元。
店家称,该品牌和正品三星属于不同厂家,他们属于“非韩国进口”,但是“质量都是一样的”,只是他们是厂家直销的价格,因此相对更优惠,性价比更高。
然而通过查询“三星视听科技”官网下方的备案信息可知,这家声称是“香港”的“三星视听”电视,其真实的背景是一家注册在四川的企业,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家用电器及家用电器零配件的销售、安装、维修等。
目前,"SHAASUIVG"这一商标及图案的申请已被驳回,该商标目前处于无效状态。
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华为还有二十余起司法案件待审理,其中涉及到商标权的诉讼为17宗,不正当竞争案件3起,其余则为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与产品责任纠纷等。
[引用]
① 联发科起诉华为! .芯智讯.2024-07-27.
② 诉讼战!联发科与华为双方互相起诉,背后到底藏何玄机?.EDA365电子论坛.2024-07-29.
③ 十年专利战,华为怎么打?.知产力.2023-07-20.
④ 深度盘点华为三星专利诉讼案始末,无论国内外,华为赢了!.环球科技视界.2019-03-09.
⑤ 拼多多或成被华为起诉最多的电商平台 律师:拼多多应加大监管力度.爱范儿.2024-05-30.
⑥ 联发科回应专利诉讼:已进入司法程序,对公司无重大影响 .集微网.2024-07-19.
⑦ 创维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 被“山寨”的品牌何止这一个 .中国商报.2018-07-30.